股市入市须知
明白趋势应用的问题
文 | 投资交易院
道氏理论的合理性在于查尔斯•H•道提出它的时候,仅仅只是说明了一种现象和规律,道从未意识到或者说他根本就不会用它来预测股票价格的发展趋势。道由股市现象所总结出来的规律符合“存在即为合理”、“事物矛盾发展但有规律性”、“市场发展和人心趋向的规律”、“大多数法则”等规律,因而具有合理的存在空间。
但是在趋势行进的过程中,如果要道氏理论以现象来求下一步的现象、以结果来求下一步的结果,显然就力所不逮。道认为股市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而道拒绝用自己的看法来预测股市未来的趋势,无疑也是明智的做法。因为他知道,只要是人创造出来的事物,就只能大致预测而不能精准预测——人,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可塑性。
道氏理论的追随者一致认为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是股市的晴雨表,而股市晴雨表则是国家整体商业趋势的晴雨表,它们往往在后者没有来得及反应前就开始了行动。因为国家整体经济中的结构体系早已参与了股市的买卖并将自己对未来经济的看法融合到了股市之中,而重要股票的价格变化则以股票价格平均指数的变化形式传达给了市场大众,股票价格平均指数由此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指标。
但是,这个“晴雨表”并不是真实的晴雨表,它反映并加重了投机的性质,夸大的体现着市场当时状况和国民经济状况。晴雨表中的波动性需要被剔除才能真实的反映国家经济状况,但波动性是投机的存在表现和滋生温床。尽管企业家和农场主厌恶投机,正如贸易公司厌恶外汇投机所带来的风险一样,但投机是市场经济的影子,是资本逐利的自然表现,如果政府消灭了它,那么就等于宣告市场经济死亡。
股市晴雨表有可信的一面,但也有扭曲的一面,这跟大众跟风息息相关。而对于我国而言,股市晴雨表的价值显然还得不到体现,原因是市场这只手太小,政府这只手太大,且多数上市公司均为国家所有,竞争管制、价格管制、上市管制等问题突出,很难同步于国外证券市场的表现。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始终是投资者需要研究的课题。
股市这个晴雨表对于国民经济而言虽然是领先指标,但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对于股市而言,即使它也是一个晴雨表,却只是一个滞后的指标。因为当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开始发生变化时,往往是更深层次的因素正在产生作用,包括股票与资金的供求关系、股市调控政策、市场跟风心理等因素,当然,也包括互为影响的股指表现。
相比于道氏理论,波浪理论一开始就是为了预测价格而来,为了利益而来。但为了追求正确性和科学性,波浪理论被修正到可以包容无数的价格变动。比如,它可以说梅花应该在1月上旬开,如果没有,那么就会在1月中旬或者下旬开,最迟也应在2月开。于是,它合乎自然之道,它变成了公理。但公理对指导人们操作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正如人们都知道“勤能补拙”一样,又有几个人去身体力行呢。
可是,波浪理论又试图非常准确地预测价格将来所在的位置,因为它有足够多的触角来探测未来价格应该达到的位置。但哪一个触角所达到的位置是正确的呢,没有人事先知道,它的解释缺乏客观性和惟一性。它只是用巨大的“包容性”和“必然性”征服了技术分析者,但使用它的人却鲜有常胜将军,它更像是一个事后的归类目录。
波浪理论的应用者,常常会通过“周密”的计算得出“精准”的价格运动位置和到达时间,由此他们相信,市场运动是“计算”出来的,是冥冥中早就“注定”的,某年某月它一定到达那个位置。但这种宿命论的圈点方式,恰好是对科学的背叛和歪曲。
如果根据自然法则,很多动物不会绝种,但人类的动作则改变了这一切;如果说人类的这一动作将扰乱生物链而终将自食其果,但人类又有可能到另一个星球去生活从而逃避这一因果。可见,不遵循法则人类将饱受厄运,若固守法则人类又将固步自封,法则之外另有法则,恪守小法则无异于缘木求鱼、井中望月。
股票价值永远不是它自身所具有的内在价值,而往往是人们认为它所具有的价值,因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往往带有主观性和差距性。所以,金融世界中的不确定性实际上是不知道别人会做出什么决定,因而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作出反应。既如此,指望凭空数几个浪、定几个点就能确立趋势未来的发展,确认人们必然的行动方向和到达目标,未免过于想当然。
技术指标林林总总不下百余种,但能把它们用好的人则少之又少。其原因不在于它们的复杂性和易变性,而在于人们对技术指标的错误理解。很多人,把技术指标当作是股市制胜的法宝和秘诀,妄图凭几个指标就能轻松盈利致富,而把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勤奋钻研抛之脑后。这种贪图简单、好逸恶劳的人,是不可能在博弈的市场获得成功的,即使侥幸获利,也迟早会连本带利的归还市场。
技术指标本身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
1)各技术指标均取材于开盘价、收盘价、成交量等要素,研究取向较片面且相似;
2)各技术指标均取材于已发生的价格或成交量等要素,只能滞后揭示股价的状况;
3)各技术指标都是数据统计的结果,它们只能给出统计结果,本身不能揭示行情;
4)各指标研发的环境和背景不同,把其套用到其他国家和不同市场时,问题重重;
5)有的指标在股票盘整时无效,有的指标在趋势明显时无效,而很多人并不知道;
6)各指标都有技术盲点的时候,那时它所统计的数据对人们的实际操作没有意义;
7)所有技术指标都需要逐一优化参数,但费时、费力、费钱之后还往往不知成效;
8)当使用多技术指标共同验证信号时,要么一致信号给得晚,要么不知相信哪个;
9)技术指标经常被主力操纵以欺骗投资者,使之做出不利己而有利于主力的行为。
所有的技术指标,几乎都是量价数据+参数+函数的产物,都取材于最基本的价格和成交量数据,没有量与价的数据,就没有这些指标的存在基础。如果人们能看懂K线图与成交量的关系,那么技术指标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价值。技术指标无非是找到了一种更直观的表现方式来描述股市某一方面的状况,或者是在变动频繁的量价关系里找到了一种内在的稳定性,从而可以用来描述股市趋势的发展状况。但对于了解股价运动内因和外延的资深分析者而言,股价往哪里动、如何动、动多少,都在一个可以把握的轮廓之内,倘若再用技术指标来作提醒,未免多此一举。
所以,技术指标如同汽车驾驶室里的仪表盘,它只能准确的显示速度、里程等数据,但告诉不了驾驶员汽车正在行驶的方向和路况;而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往往不需要看这些数据,就能大致知道行车中的速度、油耗、方向和路况等状况,并做出行驶路线和行使时间的正确判断。
总体来说,在进行股市技术分析的时候,用K线来捕捉短暂的趋势,用均线来把握长期的趋势,用成交量来辅助判断趋势拐点的形成,用各类趋势线、切线工具来模拟市场后期走势,用道氏理论和相反理论把握趋势节奏,用移动成本分布技术来分析个股筹码状况,用相对强度指标来监控个股是否强势,用板块指数辅助辨析牛熊市场是否反转——即已经足够了。简单的,才是最好的;复杂的,那是庸人自扰。
任何投资者都会在股市的波折中出现情绪化交易,特别是一般的短、中线投资者,每天面对股价的上蹿下跳现象,难免不会产生短期看来是正确而长期看来是错误的判断,同时做出不理智的决策。当然,像巴菲特这样的超长线投资者,基本上是不需要看股价图的,但他也怕被华尔街的情绪感染,因而将公司搬迁到了他出生的奥马哈镇。
为了抑制情绪化交易,消除无纪律性和不稳定性的操作行为,人们想到了电脑自动化交易,希望能通过无感情的计算机系统自动进行交易的判断处理并执行交易。我们知道,计算机在执行命令时,是按照“是/非”、“与/或”的程序模式来进行的,因此只须将股票交易的进场点、退出点、再进场点、再退出点等条件作出明确的规定,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决策链。这套电脑化的交易流程控制系统,通常包括条件选股模块、市场分析模块、信号指示模块、信号执行模块、系统检测模块、系统优化模块这六大子系统。
尽管这套系统看起来科学而精细,似乎可以产生强大的盈利能力,但实际上,往往是中看不中用。首先,交易系统在产生之前,投资者头脑中要有一套完整的系统化交易模式,非如此,电脑自动交易的限制条件就会不全面,这个系统也就会漏洞百出,经常出现错误的提示信号;其次,交易系统的程序化设计也是一道难题,每个模块的“是/非”、“与/或”设计及其关联部分的嵌套,都是一件复杂的工作,而是否正确还是个未知数;其三,交易系统本身就如同技术指标一样,一出生就是个残次品,需要投资者结合现实环境和特定产品不断进行改进和测试,因为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而交易系统只能模拟过去发生的状况;其四,计算机的自动判断过程本身就有问题,比如电脑可以严格筛选出标准的K线形态,但无法结合趋势、支撑、压力、折返等手段进行分析和止损,也无法根据风险/报酬的比值进场交易,这些都是个性化的东西,系统无法自动预先设置;其五,系统如何买入和卖出也是一个问题,大量的股票显然无法在指定的某一价格上进行成交,市场当时的状况往往也无法接受那么大的成交量,因而容易诱发连锁的暴跌行情,而随机事件也很容易将一个设计不当的系统置于危险的境地,使其彻底崩盘。
所以,在数量处理上,我们应该承认电脑的先进性,但我们也应该知道,机械式的数量统计和0、1之间的处理结果,是无法解释并领先于情绪化市场的。用纯机械的方法来解答非纯机械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因而数学公式和电脑系统无法统治世界,更无法左右人脑、心理以及金钱的流动。在对待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处理的问题上,技术指标的痴迷者们又走入了一条妄想寻找超胜指标或绝密武器的歧路。
全凭电脑进行自动交易不可取,但系统交易的理论形成和展开过程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因为系统交易由计算机自动进行判断并辅助交易,所以这里的电脑指令应该是毫不含糊、惟一存在的,这就要求创建者具备认真求实的精神,熟知技术分析的每一个环节和模块,掌握全面的资金管理方法和止盈、止损策略,同时保持时时检验和完善改进的严谨作风。显然,很多投资者缺乏这样的精神和作风。
在对待行情分析软件上,也有很多投资者误入歧途,总是指望能凭计算机的搜索或判断来战胜市场,希望能从里面找到“灵丹妙药”。那些总是不断寻找新软件、好软件,甚至花高价来购买分析软件或交易系统的人,是不可能达到自己愿望的——你自己都靠不住,谁推销的东西又靠得住呢。把希望寄托于别人的,从来获得的就是失去。
总的来说,自动交易系统和行情分析软件都是一种值得利用的选股工具或过滤工具,但交易最终靠的还是人脑。
很多人没有自己的交易理念,但是一些人在历经坎坷而终于获得些许的交易理念后,即开始如获至宝、念念不忘,以至于固步自封。与此相似,太多的科学家执迷于自己的假说,太多的统计者沉迷于自己的记录,但是结果却往往不尽人意,甚至是差强人意。
我们不必爱上自己的理论,即便是能反映市场变化趋势的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其重要性也不会超过个股行情本身;即便它就是天气预报,我们也不会傻到只靠天气预报来过日子的地步。
如果你和钞票保持一臂之长的距离,你还能发现它与周围事物的合理关系;如果你把它拿得靠近些,它与周围事物之间的关系就会扭曲或脱节;如果你再把它拿到自己的眼前,那么除了它之外你就再也看不到别的东西了。可见,和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让它消化自己的波动情绪是深有必要的。同理,和自己的理念保持一定的距离,让成型的理念继续接受市场的洗礼和检验也是明智的做法。
通常而言,只要与股市有利益牵扯,任何人的判断力就难免会被削弱;而越是执着的人、越是固执的人、越是自信的人,就越容易在股市中被毁掉。没有人能够获得超过股市总信息量50%以上的信息,没有任何一种理念可以长期稳固地在人心叵测的股市中不发生偏差,更没有人可以长期准确预测未来以及未来的突发性事件,那些自信满满的成功者往往都会最终转变为失败者。
纵观全球投资或投机大师,无不是内心拘谨甚至是不自信之人,他们的不自信不是来自于自己,而是来自于对外界的看法。正是由于这种不自信,才使得他们始终保持谨慎和怀疑的态度,而这恰恰是与不确定性世界合拍的生存之道。这使得他们可以长期在博弈市场中获得先机,并将风险防范于未然。
执着有一个“度”的问题,也是一个战略层面的问题,战术的变换才是保持常胜的根本。在股市的长河里,因过于自信而被毁掉的投机者比其他所有因素加在一起的还要多。所以,保持清醒的认识,保持谦卑的态度,保持中性的立场,是股市交易的生存之道。
在全球几百年的投资(投机)活动里,每位成功的投资者都会留下自己的教条和规则,一并算来,即使不重复的也不会少于一万条。但是,很多投资者看过后还是一样会出现亏损。究其原因,大致为两条:
第一,所有的交易规则都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它跟发明者的交易理念息息相关,如果投资者的交易理念和发明者不一样,当然就无法应用;同时,所有交易规则的发明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而时间是改变一切的扭矩,特别是在会自我修复和自我变异的证券市场里,规则会因时代的不同而作适当的、细微的变化,使借鉴者无法顺利运用;此外,所有交易规则都来自于特定的市场环境,而市场环境瞬息万变,新概念、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等层出不穷,部分交易规则也就难免出现纰漏,即使有“人性千年不变”的存因,这些规则也会被附加诸多的实现条件和应用前提。所以,严格的说,没有一句名言或规则是绝对正确无误的。
第二,投资者的理解能力常常达不到合理理解的层次,因为很多规则要言简意赅才能被市场熟记,所以它们往往省略了定语或状语部分,使投资者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同时,很多投资者并不知道这些规则能够正确运用是需要很多附加条件的,是在既定的、相对的环境里才能使用的,因而容易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此外,更多的投资者则在执行上出了问题,无法把这些好的交易规则变成自己的经验和武器;还有,理解交易规则的人本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使原本合理的交易规则变得千姿百态、各有说法,在执行上当然就容易出问题。
总的来说,投资者不要变成了规则的收集者,而应理解它们产生的本意,要灵活应用,甚至自行修改,以为己用;另一方面,对于琳琅满目的交易规则,投资者只须领会其含义,而在具体的执行和细节上,则需要投资者发展自己的交易规则。只有自己在实战中获得的教训和规则,才更符合自己的交易习惯,并创造最大的价值。记住,是市场产生了规则,而不是规则产生了市场,切不可把市场当作是规则里的市场。
“顺势而为”是股市永恒的真理。
经济之势、政策之势、要件之势、人气之势、资金之势是大势,见大势可驶大船,惯性久远,可容大资金做中长线。此时,行情发展跟技术分析无任何关系,因为势为必发之势,图为跟随之图。
大盘之势、板块之势、题材之势、消息之势、龙头之势是中势,借中势可以试航,可容中等资金做月内波段交易。此时,行情发展跟技术分析的原理有些关系,因为势开始受图的影响。
公司面之势、强庄之势、自身造势、游击之势、勉为之势是小势,凭小势只能小船下水,做周内短线之争。此时,行情发展跟技术分析有较深的关联,因为这里的势要靠图来体现。
除三势之外,还有三因:
一因是海水(牛市)。当潮起时,所有的船只都会上涨,只是上涨的幅度不一样。
二因是风向(资金)。风向强劲,则所有船只可以开航,如遇潮涌,则势如破竹。
三因是船只(股质)。身固体坚、油料充沛的船只可随时作业,甚至可长期作业。
可见,技术分析站在一个自我的小世界里,不经意地凸现了全球股市里的股道真谛:顺势而为。只是当这个真谛被揭晓的时候,技术分析本身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
应大势而动,顺小势而为——道氏理论沾了点边,波浪理论如管中窥豹,江恩理论如盲人摸象,游走理论则在一旁看笑话。
通过前面对技术分析所做的批判,那些仍然执着于技术面的投资者,那些无法了解基本面及其真实性的投资者,应该明确以下四点:
其一,看好GDP持续变好而买入股票是一法,优选行业和上市公司而买入也是一法,在市场市盈率普遍低于20倍时买入股票也是一法,通过技术面买入那些上涨的股票也是一法。尽管你不知道股票上涨的原因,但却有机构以行动表示了该股票具有看好的原因,就象你不能进入招商银行董事会听取报告,但你一样可以踏上她拓展全国的航程(但要注意航期)。
其二,你既然是凭技术分析入场的,也一定要凭技术分析出场,切不可中途左听右探,或者凭感觉、恐惧、希望、猜测行事,否则你就是个伪信徒,是一个凭喜恶情绪而不是凭规律办事的人,其失败是必然的。
其三,技术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往往是高概率而非必然的,只要你坚持住,最后的大赢面仍然会站在你这一边。但在你坚持的时候,不要试图无止尽地去完善和优化,对于那些因小概率而带来的损失,你必须坦然承受,并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些错误。也就是说,“术”一定要同“法”结合才有价值,如同你分析得再合理但却不知如何采取行动即是枉然。
其四,既然技术分析方法可以是众人在股市赢利的基础,那么你就该彻底了解技术分析的几种要素的本质,并把握一个适当的度,取一个适合的面。只有你掌握了中肯的、合理的、高概率的技术分析要点之后,你才能舞好这把利剑,见招拆招,游刃有余。否则,你就会成为“盲人摸象”或“刻舟求剑”故事里的主角。
其五,技术分析并非一无是处,关键是要把握一个度,取之有用的东西,放弃无用的东西。比如,你可以根据统计经验预测股价后市将会是大概率的上涨或下跌,但不要去预测它将会涨到哪里或跌到哪里,这不是统计经验能给出的结论,而是你希望获得的结论;又比如,技术分析的滞后性其实有其宝贵的实用价值——既然无法捕捉“鱼头”和“鱼尾”,那么就只吃“鱼身”(头尾都是做先锋的,惟有中间那一段才是可以跟随的大部队)。
在学习技术分析时,有一道槛会难住所有的入门者或深造者,那就是“过犹不及”。如同我们做人做事一样,“度”始终是我们难以把握的一个问题。技术分析最重要的几个要素,就是世人最常听到或看到的那些东西,因为它们对世人影响甚重。除此之外,没有什么指标或秘诀能够未卜先知,也没有什么神秘因素或力量在左右股市。对于广大技术性的投资者而言,需要掌握的技术要素其实很少,即:K线、均线、趋势、成交量、折返。
1)K线
K线是所有技术分析者必须看懂的价格记录符号。总结性来看,K线的阴线实体越长,越有利于价格下跌;K线的阳线实体越长,越有利于价格上涨;但连续强势上涨后,谨防盛极而衰;连续强势下跌后,可能否极泰来;如果影线相对于实体来说非常小,则可以等同于没有;指向一个方向的影线越长,越不利于市场价格今后向这个方向变动;上下影线同时长,则说明多、空双方争夺剧烈,最后持平,后市不确定;十字星的出现往往是过渡信号而不是反转信号,它意味着市场暂时失去了方向感,稳健的操作方式是继续观察一个交易日;对于两根及两根以上的K线而言,最重要的是它们相对的位置,不同的位置意味着不同的价格区间;其次是它们分别是什么模样,即是带影线还是不带影线,多长或多短等;最后才是它们分别是阴线还是阳线,千万不要因为是大阴线或大阳线就匆忙下结论。此外,不仅是缺口具有强烈的支撑或压力作用,单根大阳线的开盘价、收盘价、中点价格这三部分,往往也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2)均线
均线其实就是弯曲的趋势线。如果说K线最重要的是看其相对位置的话(只有用今天对比过去,才能感知未来),那么均线最重要的就是看它对股价的支撑力(压力)及其与股价的距离。因为如同K线一样,均线几乎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呈现在显示器上,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大部分看盘者的神经。当股价跌到某些均线附近时(过去某一段时期内的平均购入成本价),总会有人跃跃欲试,试图抄底,其结果是有时确实能带动市场走强,但有时也不尽人意;当股价远离均线时,说明短期股价上涨过快,离过去某段时间内的平均购入成本太远,会导致获利盘涌出,于是往往就会出现股价受挫的情形。如此原理,不一例举。在实际运用中,最好是用一根短期均线和一根长期均线结合起来判研股价行情,只要股价运行趋势持续,那么就看那根较长期的均线,而短期均线所带来的价格波动“噪音”就该被过滤掉;一旦股价趋势反转或盘整,那么就去看那根短期均线,因为它能灵敏地反映股价的变化,而长期均线此时还往往处在迟钝的爬行状态。也就是说:长期均线可以起到识别趋势的作用,而短期均线则可以用来选择交易时机。
3)趋势
趋势就是价格变化的主要方向。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上升趋势,一种是下降趋势,还有一种是盘整趋势。这三种趋势无论是在月线图上还是在日线图上或是在分钟线图上都会存在,当然,时间周期越长的,有效性就越高。这三种趋势的识别很简单:如果随着时间的顺移,图表中的每个价格高点依次上升,每个价格低点也依次上升,那么这种价格的运动趋势就是上升趋势;如果随着时间的顺移,图表中的每个价格低点依次下降,每个价格高点也依次下降,那么这种价格的运动趋势就是下降趋势;如果随着时间的顺移,图表中的股价没有创出明显的新高,也没有创出明显的新低,基本上就是在价格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两条水平线之间做折返运动,那么这种价格的运动趋势就是盘整趋势。只要是学过技术分析的人,几乎都知道如何分辨这三种趋势,但关键的问题是:那些以月线图来做长线交易、以日线图来做中线波段交易、以分时图来做短线交易的人,是否一直在坚守他们的交易规则?即:做短线交易和中线交易的(小资金者),应始终在上升趋势中进场并持有,在下降趋势中卖出;做中线交易和长线交易的(大资金者),则应在下降趋势的末端主动入场,在上升趋势的末端主动出场。
4)成交量
成交量是最容易引发误会的概念。因为时间、空间受制于自然法则,也是股市的本质力量,但成交量不是。若上涨周期到了,多方就会开始突破旧势力的制约发动进攻,而空方也终于找到了对手盘,于是成交量往往会呈现出放大的状态,而上涨空间也往往会被随之打开;若下跌周期到了,即使成交量不放大,下跌空间也同样会被向下打开。所以,是时间决定了价格空间,而不是成交量决定了价格空间,成交量只是价格和时间变化的衍生物。在实际交易中我们会发现,当股价上涨时,成交量可能大也可能小,当股价下跌时,成交量也可能大可能小,它无法反映股价将是继续涨跌还是开始反转。个人认为,惟有天量和地量这样的极端现象才值得关注。“天量”说明多、空双方发生了巨大的分歧,孰强孰弱马上就要见分晓;“地量”则说明多、空双方的看法达到了空前的一致,否极泰来的现象马上就会出现。过去的庄家模式随着新的开户制度而不复存在,每个机构、每位大户都掌握着某只股票的一些筹码,其中任何一位离开,都会在短期内给市场带来较大的成交量,但这并不意味着股价后续会持续下跌,因为还有很多机构或大户在坚守或看好,筹码流转频率加快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5)折返
这是一个被大部分投资者忽略的因素,但事实上,它是最有价值的一个东西。在实际交易中,K线是不能指导我们交易的,因为它的视野太窄,容易使你频繁进出,增加无谓的交易成本;趋势也是不能指导我们交易的,因为它的视野太长,如果你按照日线图的趋势来进、出场,则掐头去尾后,所得的利润很难令人满意,甚至差强人意。倘若取个折中,那么折返幅度将是一个很有用的参考条件,因为任何趋势在反转之前都会突破出一个折返的幅度,根据折返幅度进、出场,显然比根据趋势是否形成而动作要来得快。折返幅度应该取多少而动,其实是一个常识:通常在上升趋势中,股价会“进三退一”或“进四退一”或进得更多而退得更少;而在下降趋势中,股价则会“退三进一”或“退四进一”或退得更多而进得更少。如果我们将“进三退一”视为上升趋势的最佳姿势(“退三进一”为下降趋势的最佳姿势),那么就应该知道,当股价不能保持“退一”而是退得更多时,就是我们该离场的时候了。此后,股价即将出现下挫或盘整情形即是高概率的现象。但是需要注意,如果大盘连续上涨幅度没有超过8%、股票连续上涨幅度没有超过10%、个股分时图上连续上涨幅度没有超过3%,你是无法凭其“退一”而出场的,因为这不属于“进三退一”的定义范畴,此时大盘或股票很可能没有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只是处于一个稍宽的盘整区间而已,而对于盘整区间,出场时间在股价跌破盘整区的支撑线时(略低一些,防止假破),或是在股价跌回盘整区的中轴线时。
ⓒ本文版权归:投资交易院所有,其他方在转载传播时,请注明此文来自投资交易院(付费文章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扫码关注投资交易院公众号
电话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17:00
13387640246
请你留言
-